close

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物推薦 旅食小鎮:(上下冊合集)帶雙筷子,在台灣漫行慢食



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

旅食小鎮:(上下冊合集)帶雙筷子,在台灣漫行慢食





旅食小鎮:(上下冊合集)帶雙筷子,在台灣漫行慢食 評價



網友滿意度:



為了能讓孩子健康成長~ 媽媽們一定要在準備生小孩前

做好吸收大量知識的準備!!!XD

畢竟工作也還要顧,不大可能一天到晚都在跑診所醫院~

所以一本好書以應不時之需是非常重要的~

像這次看到的這本

旅食小鎮:(上下冊合集)帶雙筷子,在台灣漫行慢食

就相當受用噢!! 如果文內的情況也是你會碰到的~

超推薦自己留一本! 未來有朋友要生小孩也

還可以拿給他們參考呢((灑花~



旅食小鎮:(上下冊合集)帶雙筷子,在台灣漫行慢食



本週熱銷商品:





六壬秘笈:韋千里占卜講義







命運自己導航卜卦DIY





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相關影片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《旅食小鎮:(上下冊合集)帶雙筷子,在台灣漫行慢食》



      這是一趟比好玩還好吃,比好吃更好看的旅程!



      王浩一繼《小吃研究所》後,漫行全台灣,慢食力作!

      56座小鎮,200家店鋪推薦,吃記憶,吃人情

      最詳盡的店家資訊情報,文化食旅,立刻上路



      「我閱讀台灣小鎮方式是不同的、有趣的也是幸福的,走在美食足跡上,探索台灣的食物歷史與美食文化......我以為,食物文化的層層疊疊與改變過去、創新未來,這件民生大事需要被記錄。」-王浩一



      他記錄山丘、河流、平原與人的流動,不同美食像繽紛的花開;

      他用小鎮風土取悅味蕾,讓十隻手指、腳趾通通快樂地動起來!



      王浩一繼暢銷作品《小吃研究所》後,對台灣食物文化的起源與過程,有了更進一步的追尋。他走出府城,行遍全台,像是一張張打開島嶼的複寫紙,從而找出不為人知的文化痕跡。美食故事失佚的,尋找出來;美食傳說不詳的,挖掘出來;美食典故混亂的,爬梳出來。他用味蕾來閱讀台灣小鎮,用筷子書寫與壯遊,並彩繪出土地的豐富層次。



      王浩一旅食小鎮精選



      【四代傳承豆腐老店,充滿濃濃人情味】

      「錦興豆腐店」是新埔小鎮的驕傲,四代老店除了生產嫩白軟綿、豆香四溢的豆腐,還大方分享壓豆腐流出來的豆腐水,豆腐水適合當天然的碗盤洗潔劑(因為含有鹼),許多熟門熟路的新埔人,至今常常到錦興取用豆腐水。看到門口的那只人情味桶子,店家以管子接引出來,盛裝著壓豆腐殘流出來的水,方便自由任意取用。古味,卻是有韻。



      【通宵「煎包武林」始末,不可不知】

      關於「通霄煎包武林」始末,最早,通霄第一家煎包張家,在菜市場裡獨家販售。後來廟口多了競爭者邱家煎包,幾年後邱家搬到現址,而市場內的張家改賣水餃,退出煎包武林。僅剩的邱家煎包,後來面臨新的競爭者:王家煎包在媽祖廟廟口開了店面。而原來邱家的廟口地點則冒出來了賴家煎包,加入煎包武林行列......



      【有一棵香蕉樹,賣的是美味香菇肉羹】

      位於后里的「香蕉樹」,店名由來,網路流傳一個版本:以前沒有店名,只見招牌就寫著「肉羹麵」三字,但在兩側多畫了兩株對稱的香蕉樹圖案補白。大家在口耳相傳美食之際,講不出店名,只能形容「招牌旁邊有畫兩株香蕉樹的那家啦!」久之,講「香蕉樹」,大家都知道是哪家肉羹麵了。



      【在「赤牛麵」老店,你吃不到牛肉】

      「赤牛麵」不是牛肉麵。這爿老店第一代湯麵大師傅廖全得,外號「赤牛仔伯」,麵攤所以得名,時間久遠,當地老饕沒有懸念,知道這是一間湯麵店。外地人則傻傻搞不清楚。此家麵食,早年曾被譽為「台灣三大名麵」,與府城的度小月擔仔麵、彰化的貓鼠麵齊名,可見其崇高的「江湖地位」。



      【「蚵仔嗲」、「扣仔嗲」都是好嗲】

      「扣仔嗲」名稱特別,是南投、草屯地區對於蚵仔嗲特有的稱呼。走過的那麼多小鎮,有六十年以上蚵嗲老店,而且非靠海地方的員林、麻豆、南投、草屯、竹山等等,他們的共通點:「這些喜歡吃蚵仔,都是有錢的小鎮」。我在不濱海的草屯小鎮樹下享受百公里外的「海上牛奶」蚵仔,多看到了一道先民的美食路徑。



      【吃過古早味的涼麵「豆芽麵」?】

      所謂「豆芽麵」,至今依然常見於嘉義縣與台南市交界的八掌溪南北岸各個小鎮,可以稱之「古早味的涼麵」,這是日治時期這個區域的辛苦蔗農之「非正餐的體力增補麵食」,下水煮熟放涼的黃麵,加了些爽脆的豆芽菜,最後淋上肉臊滷汁,即成。西螺小鎮的「豆芽麵」與八掌溪流域的豆芽麵有地域差異,算是「遠房親戚」吧!



      【「椪皮」「爆皮」「蹦蹦皮」,備受女性期待】

      椪皮麵是民雄在地名產。所謂「椪皮」就是豬皮,先民惜物,捨不得丟棄,將其油炸料理,因為曬乾的豬皮炸過後會膨脹,所以稱之「椪皮」(員林人稱「爆皮」,西螺人稱「蹦蹦皮」)。一般人得知「椪皮」就是炸豬皮,總以為口感肯定油膩,不知入口後,卻是清爽滋味。不過,現代女生卻知道豬皮含有豐富膠原蛋,也對「椪皮」美食有了新期待。



      【像是披薩的黃金煎餃?】

      看到鄰桌的一大盤「黃金煎餃」,終於見識了什麼是「玉餃」,就是用蛋液一口氣包覆二十顆水餃的重量級「像是披薩的黃金煎餃」。店家現點現煎,當圓形煎鍋上的煎餃快起鍋前,加入大量蛋汁,加熱後,蛋汁跟煎餃底部就會連成一片,微焦,起鍋。為了這一道「玉餃」美食,我怎能不「旅食關廟」?



      【加九層塔牛肉湯vs.加嫩薑絲牛肉湯】

      牛肉湯端上桌,咦?湯裡提味的是九層塔,非嫩薑絲(台南牛肉湯全部是薑絲提味 ),我先嚐一口湯,肉汁味道豐腴,迥異加了薑絲的肉湯,這次的「初體驗」,自忖:這個味道也行!夾起肉片端看,比較厚(相較於台南牛肉湯),肉量遠遠多於台南(這一點,很幸福),入口慢慢咀嚼,鮮軟多汁,口感十足!



      【恆春東粉鴨學藝自何處?】

      「冬粉鴨」是恆春「宵夜美食」之一,幾間知名度頗高的店家,各自有擁護「粉絲」團。恆春貞好冬粉鴨店與夥計鴨肉冬粉兩間老店,算是恆春小鎮冬粉鴨的先驅。話說他們的祖字輩創店者,早年都跟雲林某一間鴨肉冬粉店學藝,之後把戰火延伸到恆春。我還很好奇,早年這兩間恆春老店的創始者,他們究竟跟雲林那間店家學藝的?



      -更多王浩一旅食小鎮之旅,精采百分百!















        名人推薦



        ★劉克襄(作家)林彥輝(公視浩克慢遊節目製作人)聯手推薦!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• 作者介紹







        王浩一



        學的是數學,喜歡的是建築,醉心的是歷史,曾經從事國際貿易,現在也是工業設計人和品牌管理人。出生於南投,在嘉義讀國中、台北上高中、台南念大學,戲稱自己是島內小留學生。先在台北工作十多年,現定居台南。



        熱愛穿梭在舊城的大街小巷,記錄各種人文歷史和生活典故。為台南城市作家、文史工作者、生活考古學家、輕歷史論述者。台南市政府珍貴老樹保護委員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諮詢委員、《美印台南》專欄作家、高雄醫學大學「經典文化領域」通識課客座講師、俠客行文創顧問公司董事長、公視「浩克慢遊」節目主持人。



        著有《小吃研究所:帶著筷子來府城上課》《著時:南方?美時?美食》《當老樹在說話:那一年,他們在台南種下的樹》《台南舊城魅力之旅》《慢食府城》《在廟口說書》《黑瓦與老樹》《漫遊府城:舊城老街裡的新靈魂 》《英雄的頓挫學》《英雄的大抉擇》《英雄的十則潛智慧》《人生的十堂英雄課》。曾獲時報開卷2007年度好書美好生活獎、金鼎獎2009「最佳藝術生活類圖書獎」提名、《講義雜誌》2016年度最佳美食作家。

















      旅食小鎮:(上下冊合集)帶雙筷子,在台灣漫行慢食-目錄導覽說明





      • (上冊)

        【推薦序】快樂地食指大動劉克襄

        【推薦序】在食物中,尋找失落的記憶拼圖林彥輝

        【自序】用小鎮風土,取悅你的味蕾



        台南州

        日治時期的「台南州」,即是今天的雲林縣、嘉義縣市、台南市,此區許多小鎮歷史紋理清晰,人民生活文化更是「有跡可循」。

        雲林?西螺

        雲林?虎尾

        雲林?斗六

        雲林?北港

        嘉義?新港

        嘉義?民雄

        嘉義?朴子

        嘉義?布袋

        台南?鹽水

        台南?新營

        台南?學甲

        台南?佳里

        台南?麻豆

        台南?玉井

        台南?新化

        台南?歸仁

        台南?關廟



        高雄州

        日治時期的「高雄州」,即是今天的高雄市、屏東縣,高屏溪由北向南流經此區,沖積出台灣第二大平原,小鎮有其獨特的人文。

        高雄?茄定

        高雄?湖內

        高雄?岡山

        高雄?旗山

        高雄?美濃

        高雄?大樹

        高雄?左營

        屏東?屏東

        屏東?萬丹

        屏東?潮州

        屏東?東港

        屏東?恆春



        (下冊)

        【推薦序】快樂地食指大動劉克襄

        【推薦序】在食物中,尋找失落的記憶拼圖林彥輝

        【自序】用小鎮風土,取悅你的味蕾



        台南州

        日治時期的「台南州」,即是今天的雲林縣、嘉義縣市、台南市,此區許多小鎮歷史紋理清晰,人民生活文化更是「有跡可循」。

        雲林?西螺

        雲林?虎尾

        雲林?斗六

        雲林?北港

        嘉義?新港

        嘉義?民雄

        嘉義?朴子

        嘉義?布袋

        台南?鹽水

        台南?新營

        台南?學甲

        海鹽淨化水晶 台南?佳里

        台南?麻豆

        台南?玉井

        台南?新化

        台南?歸仁

        台南?關廟



        高雄州

        日治時期的「高雄州」,即是今天的高雄市、屏東縣,高屏溪由北向南流經此區,沖積出台灣第二大平原,小鎮有其獨特的人文。

        高雄?茄定

        高雄?湖內

        高雄?岡山

        高雄?旗山

        高雄?美濃

        高雄?大樹

        高雄?左營

        屏東?屏東

        屏東?萬丹

        屏東?潮州

        屏東?東港

        屏東?恆春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推薦序



      快樂地食指大動



      美食家友人為了完成一雙筷子凸全台灣的願望,走到哪裡,都像一隻餓了三天三夜的棕熊,靈敏地嗅聞著哪裡有好吃的。



      我們一起搭擋拍片,不時看到他總會設法挪空探問。若是撞見喜歡的小食,那更像遇著了上溯的鮭魚群,若不徹夜大塊朵頣,絕不會拔身離去。



      有天我們去彰化二水,才下車,他便發揮靈敏的食物嗅覺,朝不遠處,一間熱鬧的小吃攤奔去。那店面擺設在騎樓,開設了六十年,吃的都是在地人。他彷彿回鄉子弟,大剌剌便點了炒麵和一碗肉羹湯,坐下來享受。我很吃驚,畢竟前一刻,才吃過早點,他居然能在塞滿食物的肚腹,硬是騰空,挪出另一個位置。



      我沒事做,乾脆去瞧他狠勁的吃樣。餐桌前擺了一罐辣椒醬,他看到我端詳,馬上警告,這是給外行人取用。隨手指者自己旁邊的另一罐,色澤不盡相似,「這是老板自製的,不添加防腐劑。」



      此時,一位老漢走進,點了相同的食物,但他挑的既非老板自製的,或沒廠牌那種,而是選擇中部著名的東泉辣椒醬。老漢跟我們同歲數,一邊驕傲地自擂,一甲子了,此攤小吃內容沒改變,仍然保持小時的美味,但重點更在辣椒醬的選擇。才說完,便倒了一大把,暢快地攪拌。看來,美食家有了當地的老饕對手。



      緊接,他又點了一道油豆腐,乃炒麵必搭配的內容。我們東探西問,他嫌回答麻煩,二話不說,再請老板多給一份,由他作東。鄉下人初見面就這麼阿沙力,十足展現此一沒落小鎮的溫暖風情。



      我抬頭看小吃攤沒掛牌子,亦無店名。探問下,老板苦笑搖頭,當地人則因它在國小前面,便以此為名。叫久了,嗯,好像這個店就稱為「國小前面」。



      很多遊客來此,必訪的是火燒麵、青草藥舖,或買三義泉的醬油,但在地人偏好這間早上的小吃攤。它是典型搦仔麵形式的炒麵,百年前即尋常生活小食。滾水煮熟的黃麵,加上肉燥和韭菜。從大安溪以南到濁水溪以北,剛好是這一款小吃的重要區域。



      台灣這類鄉鎮小店,無名無牌的還真不少,光顧者多為周遭在地熟客,尤其是中老年人。舉凡此類,都是早上推出,勉強過午即收攤,食客彷彿在自家享用早餐。我若非清晨到來,根本不知它的存在。



      以往都是近午時抵達,看到的街景裡,就是少了此一味。但也因為這一回的遭遇,我對二水有一新看法。



      百年前的二水,在佐藤春夫和鹿野忠雄的遊記,我都讀到了它的繁榮。今日車站前荒涼的旅社、靜寂的街道騎樓,彷彿仍有當時的身影。小說家龍瑛宗則以翔實的文筆,描述庶民百姓的貧困生活,流露在地知識分子的苦悶和無奈。



      半世紀前,二水依舊活絡,台鐵、糖鐵和集集線繼續在此三鐵共構,小鎮的繁榮,延續了日治時期的風華。二水以這樣的文學質地,讓人迷戀不去。縱使現今沒落了,依舊有一小吃攤,好像殘存的火苗繼續點燃,延續著這一繁華風景的生活滋味。



      相信浩一也會感同深受。兩年多來,一起拍攝「浩克慢遊」,浩一如今更是進化二?○版的棕熊,有時品嚐快樂無比,有時吃得驚心動魄。在此回夾吃夾史中,用其對廟寺文化的專業,爬梳出另一番小鎮內涵。



      我在旁貼近觀看,地方小吃的箇中三味,他的腦海裡絕對有一綿密而豐厚的飲食地圖。美食作家有此磅礴實力者,真是屈指可數。那是親自造訪,跟在地人話八拉肯,才能建構的。



      這樣的小鎮旅遊,以筷子為觸鬚,探觸食物的美味和文化。我們若追隨,勢必得再帶這本書,方能看到更多有趣的小吃風情。





      ◎劉克襄(作家、主持人)



      推薦序



      在食物中,尋找失落的記憶拼圖



      在「浩克慢遊」節目中,兩位主持人各有專業。劉克襄老師擅長人文、環境生態的觀察,所以「生」的部分由劉老師負責,而「熟」的部分則非王浩一老師莫屬,舉凡美食、歷史、古蹟等都是王老師的強項。



      關於吃,學問真的很大,層次也頗有不同,如何吃得巧、吃得美味、吃出文化內涵,是需要學習的。



      王老師對於食物的領略,除了講究食材的特性、產地、當令著時,烹調方式也要適切妥善,再加上細緻的調味,才能創造出絕佳的食物風味。



      除此之外,王老師對於食物背後的文化涉略頗深,不同地域產生的特色小吃,往往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,或和居民生活的型態息息相關。



      有次到嘉義布袋外景,中午吃飯時,王老師語氣堅定:「到布袋,一定是豆菜麵!」豆菜麵是大份量的放涼麵條,加上豆芽菜,淋上少許蒜蓉油膏。



      大夥開心坐定,吃了之後,感受不到與那個堅定相符的美味,王老師於是緩緩道來:「早期這個靠海相對貧脊的小鎮,簡單以在地平價食材料理,能吃飽才是最重要的......。」原來,王老師這次要讓我們感受的是布袋早年生活的記憶。



      小學寒暑假時,我總是會回到南投草屯的祖母家,那裡有我最珍貴的童年回憶,在那裡我學會了抓青蛙、黏蜻蜓。除了感受田園小溪赤足的快意,最難忘的就是祖母總是會到處張羅不同的食物,然後笑著對我說:「吃卡慢咧......。」



     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小小圓型、白色又有點透明像飛碟的甜食,祖母總在市場買菜後帶回幾個給我。我會仰起頭、伸長手,將這個白色飛碟高高對著天光,晶瑩剔透的,然後慢慢讓它降落進我的嘴巴裡。那個時刻,我擁有全然的幸福。多年過去,祖母不在了,白色飛碟也在草屯消失,沒人賣了。這個白色飛碟聚集了我對祖母的記憶。



      之後,我在台灣各地小鎮拍片時,只要有機會經過傳統市集,我都會試圖尋找這個不知名的甜食。很意外地,似乎沒人聽懂我的形容,我再也見不到它。直到五年前一次南投外景,在市場的小攤看到,只能用震驚形容,原來它是南投一帶限定,其他地方很難見到,叫「綠豆粉粿」。很高興地,在王老師的《旅食小鎮:帶著筷子,在台灣漫行慢食》中能再見到它的蹤影。這次我得知它的材料不是綠豆直接磨成的粉,還有好幾個它會出現的地點可追尋,真是如獲至寶。



      我不知道王老師是如何能像「苦行」般,一步一腳印地吃遍台灣,綜合歷史、地域、人的生活,記錄下這些累積台灣人生活與智慧的小吃美食,像是站在一個高度俯瞰台灣地圖,山丘河流平原、人的流動,不同的食物像繽紛的花開,一個個從地圖冒出,豐厚我們的生活,更深刻地理解生活的這片土地。



      謝謝王老師為我們留下記憶,《旅食小鎮:帶著筷子,在台灣漫行慢食》絕對不只有食而已。





      ◎林彥輝(公共電視浩克慢遊節目製作人)



      自序



      用小鎮風土,取悅你的味蕾



      在父親節這一天,我獨自前往恆春小鎮,聽起來有些悲情?一點兒也不!隻身前去恆春舊城旁的白羊道柴燒麻糬,吃喝,有台東紫米、原住民黃色小米、白色糙糯米與原生種旱稻紅米,所研磨炊蒸的四色麻糬,佐著台灣最南端的港口茶,以茶碗就口,分別細嚼品味台灣米及職人的專注。我坐在麻糬吧台前,店家認出我的「浩克慢遊」身分,特別贈送雨林咖啡,也多聊了一陣台灣土地的稻米故事。



      《旅食小鎮:帶雙筷子,在台灣漫行慢食》從桃園大溪市場的客家刈包開始,一路往南,走食到台灣尾的恆春。最後一道台灣米,算是這本書的「殺青美食」,真是壓軸的好食物,也多了完工後的好心情。下午三點半,我該驅車北上回台南了,二十多公里的屏鵝公路,一邊是山色,一側是海光,這是所有開車人最暢快的一段路途。過了車城小鎮,公路沿著瘦瘦長長的枋山鄉境,右手邊高聳的層巒疊翠就是獅子鄉。今年夏至,我從此東行,走越南橫到了台東,屏鵝公路上的鄉公所旗幟「獅子好芒」,看得我大樂,風中的宣傳布旗颯颯作響。自忖,這真是好標語啊!鄉公所應該申請這個當是地方品牌,行銷小鎮觀光也販售夏日芒果。



      車子到了枋寮小鎮,右側山脈已經雲霧籠罩,天色暗沉,但是左邊的台灣海峽卻在偏西陽光下,依舊波光粼粼。我臆測,再一陣子可能就會下雨,台灣島不大,天氣差異卻是多端,像是許多鄉鎮相鄰卻是風情迥異。在六都行政區政策尚未成立之前,台灣有三一九個鄉鎮,改制後鄉鎮數量變少了,有些地方改稱「區」,感覺雖然少了小鎮浪漫風情,但是玫瑰改了名字,還是依然芳香。這次的五十八座小鎮「書寫與壯遊」,歷史的軸線從日治時期一九二○年的州郡改制以降說起,地理的軸線則有大漢溪、濁水溪到高屏溪,也有雪霸山脈、桃園台地、台中盆地、嘉南平原到恆春半島。可是,文化的軸線的「理解與認識」最最有趣:



      有早餐愛豬血湯的台中山線區域,以蘿蔔絲做筍絲肉羹湯的台中海線;有曾文溪分野南北的彰化肉圓與屏東肉圓地圖,一個是地瓜粉塑製,先蒸後炸

















      台中州?彰化

      鹿港


      鹿港舊名馬芝遴社,是平埔族巴薩布族居住地。明鄭時期漢人看到此地有大量鹿群棲息,所以稱「鹿仔港」,曾是清領時期僅次於台南府城的第二大港市。

      走在星期一的鹿港老街,避開假日人潮喧囂,享受閒散悠哉「老街氣味」,緩慢獨行。我以為:古老的美麗是留給速度慢的人,慢行鹿港老街,我以「文創心」的眼光「掃描」老街的現況,理解一些店家為了觀光客的「迎合」,也欣賞一些老店的「孤芳自賞」與堅持。閣樓街屋維持城市的記憶,街道則是淨朗優雅的,遊人不多,冬陽煦煦,我自樂暢遊。

      鹿港位於彰化平原西北邊,也是鹿港溪口北岸。至於鹿港溪口南岸,則是福興鄉。

      漢人未來此地以前,這裡稱之馬芝遴社,是平埔族巴薩布族居住地。明鄭時期早來的漢人看到此地有大量鹿群棲息,所以稱「鹿仔港」。雍正九年(一七三一)正式成了島內貿易港,到了乾隆四十九年(一七八五)與福建蚶港(石獅市蚶江鎮)對渡。史料記載,當時往來兩地的商船有三百餘艘,鹿港的郊商最盛時有泉郊兩百餘家。

      在那個「一府二鹿」的年代,鹿港留下甚多重要古蹟,也留下泉州移民的習俗與文化,當然許多精采的地方小吃、傳統糕點與文化工藝也傳承了下來。然而,後來卻因縱貫鐵路沒有經過,加上港口淤積,商業發展逐漸停滯。

      鹿港的古蹟數量僅次於台南,去鹿港,建議直抵青雲路「文武廟」,這是由文開書院、文昌祠、武廟所組成的一字排開古蹟群,彼此相鄰。這裡設有免費停車場及旅遊服務中心,也提供腳踏車出租服務。因此適合做為鹿港古蹟之旅的第一站。

      接著去不遠處的國定古蹟「鹿港龍山寺」。主祀觀世音菩薩,創建於明鄭時期的永曆七年(一六五三,比鄭成功來台的年分更早),是台灣目前保存最完整的「清領時期建築物」,完整的閩南式傳統建築,為三進二院七開間的大格局,擁有精采而重要的雕刻,處處是驚喜,步步是藝術。每次去鹿港,龍山寺總是讓我歡喜與靜觀,歡喜的是建築群依舊美麗如昔,靜觀的是古廟恢宏雅緻。

      關於美食之事。話說鹿港繁華時期,居民生活富庶,對美食講究,自然也吸引一些大陸烹調師傅來此,有些是自己渡海前來,有些是富商的隨行師傅,每人擅長不同,時間久遠了鹿港的美食成了傳統,也造就了懂吃的鹿港人,迄今美食店家數量與品質,依然豐富與精采。









      語言:中文繁體
      規格:平裝
      分級:普級
      開數:18開17*23cm
      頁數:554

      出版地:台灣













      商品訊息簡述:








      • 作者:王浩一

        追蹤











      • 出版社:有鹿文化

        出版社追蹤

        功能說明





      • 出版日:2016/10/14








      • ISBN:9789869328968




      • 語言:中文繁體




      •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








      旅食小鎮:(上下冊合集)帶雙筷子,在台灣漫行慢食





    arrow
    arrow

    cookk2k818ut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發表留言